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电商系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课程组课堂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发布部门:工商管理学院 字体大小:

(徐上乔)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电商系新媒体与营销课程组于2025年5月25日在白云校区1-805教室成功举办“以评促教、共研共进”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林蕴慧、周卓凡两位老师的《电子商务法》课堂,通过课堂观摩、多维度点评与集体研讨,为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助力教学能力与课程设计的双向提升。


研讨会开场

活动伊始,课程组负责人徐上乔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主题。她强调,《电子商务法》作为电商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至关重要。提升该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法律素养电商人才的关键。希望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在听课汇报环节,孙萌、杨俊杰、罗云凡三位老师对林蕴慧、周卓凡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点评。

孙萌老师首先对林蕴慧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林老师备课充分,对《电子商务法》的条文解读细致入微,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且她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互动性强,学生们参与度很高。”同时,孙萌老师也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在案例选取上,可以进一步增加一些新兴电商领域的典型案例,如直播带货、跨境电商中的法律问题,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杨俊杰老师则对周卓凡老师的教学风格印象深刻:“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能够将《电子商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他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表等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不过,杨俊杰老师也指出:“在课堂节奏把控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部分法律条文的讲解时间稍长,导致后面的案例分析环节略显仓促,学生们讨论不够充分。建议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详略程度,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

罗云凡老师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先分组讨论案例,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和点评。”

与会老师进行评课交流

随后,在教学经验交流和自由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结合电商行业实际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在《电子商务法》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最终达成三点共识:一是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使课程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三是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法律数据库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渠道。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观摩——点评——研讨”的闭环设计,不仅为《电子商务法》课程优化提供了具体路径,更推动了电商系教师团队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深度践行。未来,课程组计划将研讨成果转化为《电子商务法》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指南,助力专业课程质量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