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萍)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5年5月22日下午,物流运作课程组在1-803教室开展了一场“磨课”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由课程组成员邓琼、高雨晴、邓德萍、陈宝丹四位教师共同参与。
活动开始,课程组负责人邓琼从“磨课”的深层意义出发,强调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神。其次,强调了本次磨课活动以课堂片段展示、互评交流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艺术的优化路径,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教学能力的迭代升级。
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们以15分钟微型课堂的形式呈现了各自课程的片段。邓德萍老师讲解了《运筹学》课程中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案例;高雨晴老师通过沉浸式情境模拟,讲解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中供应链优化的决策过程;邓琼老师在《饮食与中华文化》的讲授中穿插了历史典故与民俗实践;陈宝丹老师在《物联网与智慧物流常识》课程的讲解中具象化地展示了前沿技术。每段课堂展示都凝聚着教师对课程特色的深度思考与创新设计。
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课堂节奏把控”“案例选取适配性”“多媒体工具运用边界”等共性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各位教师一致认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增加“认知阶梯”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框架;实践类课程的展示则应强化成果可视化,让学生在操作反馈中建立学习获得感。这些想法既包含教学理念的宏观思考,也涉及板书设计、提问技巧等微观细节,体现了研讨的专业性与务实性。
活动尾声,老师们普遍感受到“以学促教”的重要性。从他人的课堂中既能照见自己的不足,也能望见更广阔的教学可能性。这种反思意识推动着老师们更加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定位——在知识传授者之外,更要成为学习引导者、思维启发者和价值引领者。此次磨课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展示,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重温。在信息化浪潮冲击传统课堂的今天,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对教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在于用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编织出的课堂生命力。这种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根基的教研文化,正在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课程组计划将磨课活动常态,持续推动教学创新建设。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