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聚焦AI赋能教学 深化案例教研创新

——绩效及薪酬课程组教学案例与AI工具应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5日 发布部门:工商管理学院 字体大小:

陈香宇2025年6月5日,广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绩效及薪酬管理课程组在1-705教室开展了“管理学教学案例及 AI工具探讨”教研活动。课程组负责人张旭及魏新、周旭、江琳娣、陈香宇等教师齐聚一堂,围绕环境分析教学模块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展开深度研讨,为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探索新路径。

案例教学展示:理论与 AI 技术的融合实践

陈香宇老师以“环境分析”为主题进行教学案例示范。她以某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背景下的决策困境为切入点,通过情景化描述抛出管理难题,巧妙引入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等理论知识。在知识讲授环节,她结合制造业、互联网行业等多领域案例,详解分析工具的应用场景与操作要点,构建起“理论框架—案例解析—工具应用”的教学链条。

实践环节设计成为本次展示的亮点。陈老师提出“模拟企业环境分析任务”,指导学生运用AI工具完成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着重培养学生将PEST模型等理论与AI技术结合的应用能力。她现场演示如何通过AI工具抓取行业政策动态、分析竞争对手数据,展现了技术赋能下环境分析效率与精准度的提升潜力。

多维研讨碰撞:凝聚教学创新共识

在集体研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案例设计与AI应用展开热烈讨论。张旭老师强调需细化AI工具使用的任务书与操作指南,“明确数据收集维度、分析模型选择等具体要求,才能避免学生因操作模糊影响学习效果”。魏新老师建议拓展案例库的行业覆盖度,“增加小微企业、新兴产业案例,让学生接触更多元的管理情境”。

周旭老师聚焦批判性思维培养,提出“AI 分析结果应作为决策参考而非唯一结论,需引导学生结合管理经验对数据进行验证”。江琳娣老师则建议引入小组竞赛机制,“通过设定案例分析限时挑战、最优方案评选等规则,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与创新思考”。多维的观点碰撞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立体思路。

AI 教学赋能:构建“三阶”应用模式

围绕AI工具在教学中的全流程应用,课程组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指导模式。陈香宇老师分享道,课前需发放AI工具使用教程与行业数据样本,让学生提前熟悉数据抓取、可视化分析等功能;课中采用“教师示范—小组实操 —即时反馈”的互动模式,针对学生在AI分析中出现的维度缺失、数据误读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课后通过案例分析报告、AI 应用日志等载体,从分析思路创新性、工具应用恰当性、结论可靠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其他教师也分享了AI赋能教学的创新实践,如利用AI生成个性化案例素材、开发课堂即时问答系统、构建管理决策模拟沙盘等。“AI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案例教学从‘静态分析’向‘动态仿真’升级的催化剂。” 张旭老师在总结中表示。

教研成果凸显:锚定未来教学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形成三大核心成果:在教学方法上,明确了“理论筑基—AI赋能—实践升华”的教学路径,制定出环境分析模块的AI应用操作清单;在教师发展层面,通过经验共享提升了团队运用新技术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形成AI教学应用案例集初稿;在人才培养维度,为培养具备“管理理论 + 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