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玲)2025年6月10日,招聘与培训课程组于1-817开展了就教学方法研讨的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梁金如老师主持,参加成员有胡云鹤、白麒、肖晓、马金玲。梁老师聚焦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与实践应用,引导成员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能,并组织大家进行了充分的经验交流与思维碰撞。
聚焦“教学方法的选择、优化与创新”这一核心主题,梁金如老师首先强调了教学方法在连接教学目标与学生体验、保障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桥梁作用。她指出,面对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和动态发展的教育需求,教师必须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勇于探索创新模式。特别是现在在AI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下,如何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梁老师系统分享了她在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见解。
梁老师深入剖析了教学方法应用的几个关键维度:一注重情境创设与动机激发。强调有效教学始于吸引学生。教师应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或专业背景的真实或模拟情境,利用问题驱动、案例导入、项目引领等方式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二是互动策略与深度参与:教学的本质是互动。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辩论、角色扮演、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等策略,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建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三是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面对学生差异,提倡在统一教学目标下,设计不同难度层级的任务和活动,并提供差异化的学习资源与指导路径。四是过程性评价与即时反馈:教学方法需与评价方式紧密结合。强调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如通过观察记录、学习日志、随堂小测、同伴互评等方式,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证据,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与策略,给予学生精准有效的反馈。五是技术赋能与融合创新:在肯定传统教学方法价值的同时,也鼓励积极拥抱技术,利用AI技术,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教学、运用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优化教学决策等,使教学方法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建议教师选择技术工具时应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和学生体验。
在讨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审核要点时,梁老师特别提醒需注意:首先是目标导向性,任何方法的选择必须紧密服务于具体的教学目标,避免流于形式或追求“热闹”,确保教学活动能有效支撑目标的达成。其次是学生中心原则,充分了解学情,确保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参与、愿参与、有收获的。再者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方法设计需考虑课堂时间、资源条件、教师驾驭能力等现实因素,确保能在实际课堂中顺畅实施并产生预期效果。然后评价的匹配度,教学方法改革需配套相应的评价方式改革,确保评价能真实反映学生在新型教学活动中获得的能力发展。最后是避免“过度设计”或“单一依赖”,警惕活动过多导致学生浅层学习,或过度依赖某一种方法而忽视教学内容的适配性。提倡方法的多样性与组合应用。
课程组成员随后围绕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或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分享。老师们交流了项目式学习(PBL)在专业课中的应用心得、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技巧、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避免“冷场”或“偏题”、利用游戏化元素提升学习动机的实践、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等。胡云鹤老师分享了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成功经验;白麒老师重点探讨了如何设计有深度的课堂讨论问题链;李肖晓老师则交流了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的混合式实践;马金玲老师强调,无论方法如何创新,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对学习本质的引导和对学生思维深度的挖掘始终是核心。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