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电子商务系智能与信息化课程组以“教案设计赋能教学创新”为主题,举办专项分享会。课程组骨干教师张绮恩、张庭华分别以《管理信息系统》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两门课程为例,系统展示教案设计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张绮恩老师聚焦“技术驱动与商业逻辑融合”的教案设计理念,提出“三维一体”教案框架:将课程拆解为“基础理论—技术工具—商业应用”三大模块,通过“ERP系统沙盘模拟”案例,串联数据库设计、流程优化、决策支持等知识点,实现技术学习与商业场景的无缝衔接。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某电商平台的供应链优化”,要求学生运用Python开发需求预测模型,结合用友U8系统进行流程再造,教案中嵌入企业导师视频点评、行业报告解读等多元化素材,增强教学代入感。设计“技术实现度—商业价值—创新维度”三维评分标准,例如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设计”项目中,技术实现占40%,成本优化方案占30%,可持续性设计占30%,推动学生从“代码编写者”向“系统架构师”转型。
“教案设计不是知识点的堆砌,而是商业问题的技术解构。”张绮恩强调。
张庭华老师围绕“从0到1的创业全流程”重构教案,形成“认知—实践—迭代”的闭环体系:将教案拆解为“痛点挖掘—商业模式设计—路演答辩”三阶段,通过“校园二手交易平台”案例,引导学生运用SWOT分析、商业模式画布等工具,完成从创意到商业计划的转化。整合校企资源,教案中嵌入“创业工坊”“天使投资面对面”等环节,例如在“跨境电商创业项目”中,学生需完成选品、供应链对接、独立站搭建等任务,并接受官方讲师的实时指导。建立“创业项目健康度模型”,从市场验证、用户增长、财务可持续等维度量化项目进展,教案中设置“熔断机制”,对连续两周数据未达标的项目启动复盘改进,培养“快速试错、精准迭代”的创业思维。
“教案需具备‘生长性’,能随创业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张庭华分享的数据显示,其教案设计使学生的创业计划书质量提升40%,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2个。
此次分享会引发广泛共鸣,课程组组长潘建楠老师总结,两位教师的教案设计体现了‘技术深度与商业温度’的平衡,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智能+信息’的融合范式。”据悉,课程组将启动“教案设计提升计划”,重点推进以下工作:共享模块化教案模板、企业案例库、教学工具包;以“解决真实商业问题”为导向,评选年度创新教案。
随着数智技术与商业实践的深度融合,电子商务系智能与信息化课程组正以教案设计为切入点,持续探索“教学—实践—创新”的协同发展路径,为培养“懂技术、通商业、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