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2025年6月26日,招聘与培训课程组于 1-807 开展了以 “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实践” 为主题的磨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梁金如老师主持,参加成员有胡云鹤、白麒、肖晓、马金玲。梁老师聚焦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与创新路径,引导成员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参与度,并组织大家进行了教学经验交流与案例分享。
梁金如老师首先强调了教学方法在连接教学目标与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教师需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模式,尤其要关注如何将前沿教育理念与课程内容深度结合,提升教学实效。梁老师系统分享了她在教学方法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见解。
梁老师深入剖析了教学方法优化的几个关键维度: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以具体任务为导向,设计贴近行业实际的教学任务,如模拟招聘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激发学习主动性。
案例深度解析:详细介绍了如何精选典型案例,通过多维度剖析、小组讨论、方案制定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教学实施: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在统一教学目标下,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和活动,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学习。
多元化评价方式:强调教学评价与教学方法的匹配,提出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成果等多方面收集学生学习证据,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
跨学科融合教学:鼓励打破学科界限,将相关学科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中,如在招聘课程中融入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在讨论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实施要点时,梁老师特别提醒需注意:
目标明确性: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支撑目标的达成,避免形式化。
学生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能参与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操作性与实效性:方法设计要考虑教学实际条件,如课堂时间、教学资源、教师能力等,确保教学方法能够在实际教学中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动态调整性: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不断优化。
方法多样性:避免单一使用某种教学方法,提倡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选择,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课程组成员交流分享教学实践经验
课程组成员围绕各自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热烈讨论与分享:
胡云鹤老师分享了在专业课中运用项目式学习的经验,通过真实项目的引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白麒老师重点探讨了如何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深度,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肖晓老师交流了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通过线上预习、线下深入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马金玲老师强调,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创新,教师都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引导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次磨课活动通过主题研讨、要点分析和经验分享,为课程组成员提供了教学方法优化与创新的新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后续课程组将基于研讨成果开展教学实践,持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