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敏)2025年7月3日,工商管理学院网络营销与客户关系课程组于1-815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科研磨课活动总结会议。此次总结活动覆盖期初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打磨、科研与教学融合探索、期末教学总结等多个关键教学环节,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提升闭环。课程组负责人陶思及张锰、陈婷婷等多位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为提升教学水平与课程质量而努力。
组长陶思老师带领我们对本学期的教学科研活动进行回顾,提出要多维度打磨,构建教学提升体系。首先在3月份,课程组开启了为期一学期的磨课之旅。在开展的期初教学资料检查活动中,教师们重点对教学大纲、教案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教学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检查过程中,教师们相互交流分享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案设计经验,及时调整完善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磨课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课程组结合学院整体教学安排,制定了详细的磨课计划。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磨课主题、时间安排、参与人员及预期目标,让磨课活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为整个学期的教学科研活动指明了方向。
4月是充满创新与探索的一个月,课程组开展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科研磨课活动。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磨课活动中,教师们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在部分课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教学平台进行个性化教学,依据学生学习情况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通过智能答疑系统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果。同样在4月,人工智能赋能科研磨课活动也顺利开展。活动旨在引导教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科研工作,提升科研效率与质量。教师们分享了在科研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经验,如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处理分析科研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模型构建和预测等。通过研讨,教师们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巨大潜力,也意识到运用时需注意数据准确性和算法合理性。
5月继续考核打磨,优化教学方法。课程组开展了听课、评课考核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考核,以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6 月总结归档,沉淀教学成果。重点对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思路、题型设置、难度分布等进行研讨。教师们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试卷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试卷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为教学评价提供可靠依据。7 月,课程组对重点帮扶对象进行了再次考核。针对前一阶段考核中存在问题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指导后,再次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考核,检验帮扶效果。结果显示,大部分重点帮扶对象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体现了课程组帮扶工作的有效性。
尽管本次磨课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方面,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部分课程缺乏适合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和学习资源,限制了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AI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部分教师仍依赖传统工具,教学信息化建设不均衡,个别学科智慧教学设备使用率偏低且分配不合理。科研与教学结合方面,部分科研课题与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研究过程中存在进度滞后问题,转化效率有待提高;教师们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存在困难与挑战,需要进一步引导与支持。磨课活动本身在系统性和持续性上也存在不足,活动主题之间缺乏连贯性,对一些重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活动时间安排紧凑,教师参与时压力较大,影响了活动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课程组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加强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拓展适合各课程的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和学习资源,加快AI教学资源库建设,优化教学信息化建设,合理分配智慧教学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率,为教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对科研课题与教学实际结合的引导,关注科研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帮助教师解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完善磨课活动机制,合理规划磨课活动主题,增强主题之间的连贯性,深入研究重点问题;优化活动时间安排,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师参与度与活动效果,让磨课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
本次课程组总结会议,与会老师们全面总结了本学期磨课活动,回顾了活动开展情况、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在磨课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并对今后磨课活动提出建议,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