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教务处及学院关于期初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提升《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9月11日下午1-815人力资源系管理学课程组在组长徐文婧老师的统筹组织下,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议。会议由彭燕燕老师主持,赵显洲、尚晓玲、徐文婧、何志军、郭家蕾等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围绕《管理学》课程大纲中实践教学模块的优化展开深入交流,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筑牢基础。
会上,各位教师结合教学经验与实际需求,针对实践教学模块的完善各抒己见,提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赵显洲教授率先发言,他强调,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回顾过往《管理学》各章节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虽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但在任务设计的复杂性、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锻炼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进一步优化实践任务设计,增强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徐文婧老师结合课程大纲修订需求指出,当前部分实践项目与理论知识的融合度有待加强,应注重实践内容与理论体系的紧密衔接,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以 “个人职业生涯分析” 实践项目为例,她建议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行业前沿动态分析环节,引导学生运用 PEST、SWOT 等管理学分析工具,深入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对个人职业规划的影响,让实践教学更贴合时代发展需求,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教案内容,提升教学指导性。
尚晓玲教授则聚焦 “计划编制” 实践项目优化提出建议。她表示,可引入企业真实计划案例,让学生在分析企业实际运营场景、梳理计划编制逻辑的基础上完成实践任务,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企业计划编制的流程与要点,增强对企业实际运营的认知。此外,她还强调,团队协作能力是管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设计更多团队合作类任务,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这一建议也为教案中实践环节的组织设计提供了清晰方向。
何志军老师从提升实践教学专业性的角度出发,针对 “人事考评” 实践项目提出创新思路。他建议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领域专家参与实践教学指导,通过专家分享行业最新考评方法、解读实际考评标准,让学生接触到更贴合企业需求的人事考评知识与技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实践资源的不足,同时也为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模块的专业化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郭家蕾老师则围绕 “情境领导” 实践项目补充建议,她认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领导情境存在显著差异,当前实践案例的覆盖范围较窄,难以满足学生全面理解情境领导理论的需求。因此,可进一步拓展案例多样性,纳入制造业、服务业、互联网企业等不同行业,以及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等不同规模企业的领导案例,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不同情境下的领导方式与策略,完善课程大纲中实践案例体系,提升教案的丰富性与实用性。
本次教学研讨会议氛围热烈,各位教师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块优化方案,明确了《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教案的完善方向。通过此次会议,课程组不仅落实了期初教学检查工作要求,更为新学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管理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管理学课程组将根据会议讨论成果,进一步细化教学大纲修订与教案完善工作,推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生在管理学学习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撰稿:彭燕燕
图片:彭燕燕
初审:周旭
复审:张静
终审:刘琰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