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开展期初教学资料检查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1日 发布部门:工商管理学院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9月11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组在1号教学楼812办公室开展了2025-2026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资料检查工作活动。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康松龄老师强调了期初教学资料检查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学资料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其规范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本次检查重点围绕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核心教学资料展开。课程组发现大部分教学资料准备充分、内容详实,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细节问题,一是少数教案的备课次数,没有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的学时分配进行;二是少数老师的教学后记没有注意填写教学反思与改进思路,并在下一次的备课中将改进情况进行总结;三是少数教案编写不够规范,没有反映教学环节的设计也没有突出重难点。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现场提出了改进意见,并要求相关教师尽快完成改进,也强调了全体老师在后续的教学资料编写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提出的要求,更细致、完善。

教学资料检查活动刚一结束,课程组便马不停蹄转入“磨课”环节。本次打磨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果”为主线,分“案例教学”“互动教学”“课程思政”三个模块进行深度研讨,目标是把课堂45分钟切成“金课切片”,让每一分钟都“有知、有味、有魂”。

唐倩倩老师率先“打样”。她亮出自己为《绩效管理》设计的“OKR翻车现场”案例:某互联网大厂因关键结果设定过高,导致团队“内卷”加剧、核心员工离职率飙升。方晓珍老师将学生分成“HRBP、业务负责人、员工代表”三方,引导他们用“鱼骨图”层层剥笋,最终找到“目标设定缺乏员工参与”这一根因。“案例不是故事会,要让学生‘痛’完再‘悟’。”她分享了三条“选案经”:一是时效性,最好选用近一年企业真实事件;二是冲突性,必须呈现多方利益博弈;三是开放性,答案不能唯一,才能逼出学生的高阶思维。刘琰老师补充“四步引导法”:抛案例—拆冲突—立观点—互攻防,让案例讨论“像剥洋葱,一层一层辣眼睛,却又停不下来”。

此外,课程组还围绕“课程思政”进行了深入探讨。康松龄老师提出,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她建议在课程中融入劳动法、员工权益保护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这一提议得到了课程组教师的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将在新学期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入。

本次活动不仅是教学资料的检查和打磨,更是一次团队智慧的凝聚与教学创新的探索。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交流、互相学习,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方媛老师建议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唐倩倩老师则提出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调研,以提升其实践能力。

最后,课程组组长康松龄老师进行了活动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她强调,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课程组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创新。

 

撰稿:康松龄

初审:周旭

复审:张静

终审: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