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下午,管理学课程组在1栋915教室召开以 “管理学智慧课程的教学应用与完善” 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课程组组长徐文婧主持会议,尚晓玲、何志军、彭燕燕、郭家蕾等课程组成员参会。此次会议聚焦管理学智慧课程的实际教学应用成效、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向,同步推进教学资源库完善工作。目前管理学智慧课程已完成初步建设,超星平台顺利上线,本学期已正式投入教学实践,课程组旨在通过本次研讨进一步提升课程数字化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会议伊始,徐文婧组长首先梳理了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展。她指出:“经过前期筹备,我们已实现超星平台上线与智慧课程初步落地,本学期课程教学已融入微课、知识地图等数字化元素。但数字化教学并非简单‘技术叠加’,而是要通过应用反馈持续优化,让智慧工具真正服务于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 随后,她结合超星平台展示了目前已有的管理学课程资源。
在具体应用与完善方案研讨环节,课程组教师围绕教学实践中的痛点展开深度交流。针对教学资源库完善,尚晓玲教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 “分层优化” 方案:“当前资源库虽已覆盖核心知识点,但需进一步细化分类 —— 基础层需补充最新教材配套课件与学术文献,进阶层可新增企业管理实战案例视频,拓展层则要针对前期参与度低的虚拟仿真实验模块,简化操作流程、增加任务指引,让学生更易上手。” 这一方案得到与会教师的普遍认可,何志军老师补充道:“可同步优化超星平台的资源标签系统,新增‘知识点关联度’‘难度等级’等标签,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所需内容,提升检索效率。”
青年教师彭燕燕则聚焦知识地图的教学应用与迭代。她展示了本学期优化后的决策理论知识地图,在原有树状图谱与案例解析二维码基础上,新增 “知识点自测” 模块:“学生浏览理论脉络时,可随时通过自测检验学习效果,系统还会根据答题情况推送关联微课与拓展资料。但前期教学中发现,部分跨章节知识点关联不足,计划联合郭家蕾老师进一步完善知识图谱的逻辑链条,实现‘理论 - 实践 - 自测’的闭环学习。”
超星技术团队虽未到场,也通过微信分享了专业的建议。当教师上传新课件时,系统可自动匹配相关微课与案例资源。视频优化同样成为讨论焦点。徐文婧组长强调:“视频作为线上教学核心载体,需始终坚持‘精’与‘活’的原则。本学期已录制的视频需重新审核时长,确保每节控制在 3-5 分钟内,同时补充近期企业管理热点案例,替换部分陈旧内容。同步上传至超星平台,丰富资源库内容。”
徐文婧组长在总结时表示:“我们要让智慧课程成为‘动态生长’的教学载体,而非一成不变的数字化工具。通过本学期的应用与完善,既要解决当前教学痛点,更要为后续课程升级积累经验,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的管理人才。” 此次教研会的召开,标志着管理学智慧课程从 “初步建设” 迈向 “精细应用” 阶段,课程组将以实践反馈为导向,持续推动教学资源库完善与平台功能优化,为高校管理学数字化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样本。
撰稿:徐文婧
图片:徐文婧
初审:周旭
复审:张静
终审:刘琰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