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院系热点

电商系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课程组教案大纲与教材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发布部门:工商管理学院 字体大小: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关于教育教学规范化的要求,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运行,9月18日,电商系网络营销与新媒体课程组在白云校区1-802教室召开了期初教学资料完善专题会议。本次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徐上乔老师主持,课程组全体授课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教学大纲修订”与“教案完善”两大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且富有建设性的研讨。整场会议议程紧凑、内容充实、交流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显著成效。

会议伊始,主持人徐上乔老师首先明确了本次专题会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教学大纲和教案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宪法”与“施工图”,其科学性与规范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教育数字化变革与行业实践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料,不仅是应对期初教学检查的常规工作,更是课程组主动适应变革、深化教学改革、坚守育人初心的内在要求。

图1 各位教师探讨教学资料的问题

会议的第一个核心环节,徐上乔老师逐条、逐项地对学院的《教学大纲编制规范》和《教案编写指导性意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徐老师的讲解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了网络营销与新媒体领域的专业特点,进行了本土化、具体化的阐释。此外,徐老师还详细梳理了期初教学资料检查的重点内容清单,包括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完整性、思政元素的融入度、与前序后续课程的衔接性等,为在座教师提供了清晰、可操作的自查与完善指南。这一环节为整个会议奠定了坚实的基调,确保了后续所有讨论都在统一的框架和标准下进行。

随后,会议进入了富有实效的“交叉检查”阶段。为确保检查的客观性和学习交流的广泛性,课程组打破了课程壁垒,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料进行了交叉审阅。现场气氛立刻变得专注而热烈。教师们化身“质检员”,以学院标准和徐老师讲解的重点为尺规,认真翻阅每一份大纲和教案。他们时而埋头记录,时而与身旁的同事低声交流。“徐老师,您这个教案里的案例分析是否可以考虑更新为今年的最新行业案例,这样时效性会更强?”“张教授,您看我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列表里,加入‘工作坊’是否合适?”这样的对话不绝于耳。这种“旁观者清”的视角,有效地帮助教师们发现了自身难以察觉的疏漏,如表述不够精准、课时分配可进一步优化、参考文献版本待更新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互学互鉴平台。

交叉检查结束后,会议进入自由交流与总结环节。在此环节,思想的火花激烈碰撞。教师们基于检查中的发现和日常教学中的困惑,展开了深度研讨。

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何动态地将人工智能、元宇宙营销等前沿技术趋势有机融入大纲,既保持课程的前瞻性又不脱离学生认知基础;其二,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群体,在统一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实现因材施教;其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各课程教案之间的联动性与序列性,避免内容重复或断层,构建更加系统化的课程群知识体系。徐上乔老师认真聆听了每一位教师的发言,并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表示课程组将整理本次会议的成果,形成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并鼓励各位教师在个性化创新上大胆探索。

下午17时许,会议在热烈而务实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期初教学资料完善专题会议,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工作部署会,更是一场生动的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实践。它通过“标准引领-实践检视-交流升华”的闭环流程,显著提升了课程组教学资料的规范化水平和内涵质量,强化了教师们的质量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与会教师普遍感到收获颇丰,表示将根据会议共识,尽快完成个人教学资料的修订与提升,以最充分的准备、最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为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卓越电商人才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撰稿:徐上乔

图片:徐上乔

初审:张航

复审:张静

终审: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