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师教学设计能力,9月18日,网络营销与客户关系课程组以“教学大纲优化与教案创新设计”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专题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课程组组长陶思老师主持,组内全体教师参会,围绕核心课程的大纲修订与教案创新展开深入交流,为本学期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伊始,陶思老师阐明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目标。她指出,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南针”,教案则是课堂实施的“施工图”,二者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地成效。当前工商管理学科领域理论迭代加速、行业实践不断创新,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已难以完全适配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亟需通过集体研讨,凝聚共识,推动教学大纲与教案的“双升级”。
随后,参会教师结合各自主讲课程,依次分享了教学大纲优化思路与教案创新设计方案。作为课程组负责人,陶思老师率先以《品牌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两门课程为案例展开分享。针对《品牌管理》,她提出将传统章节划分为“品牌战略、品牌传播、品牌危机管理”等核心模块,新增“元宇宙品牌营销”、“国潮品牌建设”等前沿内容;在教案设计上,计划引入“品牌全案模拟”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大湾区中小企业设计品牌升级方案,实现“学练结合”。而对于《公共关系管理》,陶思老师强调强化“实践导向”,在教学中重点突出“新媒体公关实战”、“突发事件公关演练”等实践环节占比,并创新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教案形式,通过还原企业公关危机真实场景,提升学生的应急处置与沟通能力。
刘洋主任以《电子商务》核心课程为例,强调“夯实基础与前沿拓展并重”。对于《电子商务》课程,需要实时更新“行业发展动态”,及时纳入“跨境电商新规”“社区团购模式创新”等热点议题,教案中增设“小红书等新兴电商平台实践”,让学生感悟真实运营经验。
张卫卫老师结合《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分享优化思路。大纲上,构建“理论+技术+实践”三维体系,保留“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等核心内容,新增“AI 客服应用”“私域客户运营”等前沿模块,强化数据驱动的客户分析能力培养。教案创新采用“场景化实战”模式,设计“企业客户投诉处理模拟”、“会员体系搭建全案”等项目,引入实操环节,让学生在课堂实战中掌握客户维系与价值提升的核心技能。
李仪老师针对《市场营销学》专业课,提出在大纲中构建“经典理论+数字营销新工具”的内容体系,既保留“4P 理论”“消费者行为学”等核心内容,重点教学“直播电商运营”“社交媒体营销”等实操章节;教案设计上,充分用好超星泛亚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平台让学生模拟开展市场定位、广告投放等实践活动。
张锰老师聚焦《市场营销策划》的课程特色,提出“跨课程融合”的优化思路。张老师表示,将在《市场营销策划》大纲中增设“创业项目策划”专题,从策划角度切入创新创业的训练项目,并鼓励留学生多参与学校学科竞赛。在教案设计上,将打破传统“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的模式,将真实的企业案例和营销策划的风险进行课堂还原,指导学生完成从市场调研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杨思敏老师重点分享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商业计划书撰写”“项目路演”等内容设计,教案推出“创业策划工作坊”课堂教学,用“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综合评分”以实战标准检验学习成果。
张耀明教授作为主讲《市场营销专业前沿》课程的资深教师,重点分享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大纲与教案优化方案。他指出,将联合行业协会定期更新课程大纲,把“营销数字化转型”“可持续营销”“私域流量运营”等前沿议题作为核心内容。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各课程的优化方案展开热烈讨论,就“跨课程内容衔接的细节”“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教案创新效果的评价标准”等问题达成共识。
陶思组长在总结时表示,本次交流会为组内教师搭建了高效的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形成了一批具有实操性的大纲优化与教案创新成果。下一步,课程组将整理汇总各课程的优化方案,定期开展教学效果反馈与方案迭代,持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展现了课程组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探索,学院将继续以“以教促学、以研促教”为导向,常态化开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推动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 “双提升”。
撰稿:陶思
图片:陶思
初审:刘花
复审:张静
终审:刘琰
版权所有:广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
联系电话:020-87465030、020-87465375